美心集团剩余面包捐赠计划」,十多年来已經拯救及捐赠超过 580 万个剩余面包。


膳心连营运总监翁懿华。
一个面包的意义

膳心连是「美心集团剩余面包捐赠计划」的创办伙伴之一。 2009 年,当时香港捐赠剩食还在起步阶段,美心率先与膳心连等食物银行开展剩余面包捐赠。起步殊不容易,由质量监控团队挑选适合捐赠的面包产品,到对食物银行的贮存地方进行评估,以至如何招募义工到西饼店收集剩余面包等,幸得伙伴的鼎力协助,用了 9 个多月一一解决。现时,每天均有义工到美心超过 250 间西饼店收取剩余面包,再转赠有需要人士,尽量达到零浪费。

就在某次探访老人活动中,膳心连营运总监翁懿华Aurea 看到婆婆在拿到面包后,立即显得非常雀跃。「细问下,才知道婆婆获派赠了一个紫薯面包,原来她在经过面包店时已很想尝试了,只是买不起。」原来一个小小的面包,也能够起着这么大的影响力。「而另一个令人起着深刻感受的,就是某年七月大热天,我看到一个妈妈牵着小朋友来到中心领取面包,二人汗流满面,样子非常辛苦。原来她为了省钱,不惜冒着三十五度高温步行二十分钟。」

除此之外,有很多少数族裔学生连「早餐钱」也没有,曾經有同学连晚饭也没得吃,于第二天上学时晕倒。「现在小朋友的生活资源可能比较丰富,他们可能会说这个面包不及那一个好吃,但透过以上三个小故事,便可令大家清楚看到,社会上仍然有人连一个面包也买不起。这也是一个教育小朋友惜食概念的大好机会。」

乐饷社项目总监梁建辉。
拯救剩食的使命

「 有一个晚上,我们亲眼看到一家街坊西饼店将一盘完全可食用的面包,差点就直接扔进废物箱。那刻我们决定立即进行『拯救行动』,将面包捐赠给一所庇护中心。而这场经历更进一步引起我们好奇,究竟完好的剩食该如何处理呢?」乐饷社的惜食故事,就是在这一晚突如其来的经历中展开。乐饷社项目总监梁建辉跟我们分享,一开始与美心研究如何拯救剩余面包,尤其著重食物安全,例如避免有肉馅或沙律酱的面包,而白面包、鸡尾包,以及独立包装的蛋糕,就是收集过程中的主要目标。

Edmond 强调,幸运地,愿意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企业也愈来愈多,否则他们根本找不到食物捐赠来源。「十年过去,『美心集团剩余面包捐赠计划』仍然非常受欢迎,特别是很多家长会鼓励家中小朋友一起参与,令此逐渐演变成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义工活动。我们会一直继续宣扬这个理念,令更加多人认识惜食概念,并将之传承下去。」

膳心连团队在办公室接待处墙上,挂满一个又一个刻有合作伙伴名字的铁罐,寓意食物与善心不断连结传递开去。
惜食助人的传承

膳心连营运总监翁懿华 Aurea 则认为,除了收集剩食外,如何将之好好处理及分类,再按需要分配给有需要人士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否则只会造成「二次浪费」,而膳心连就像是这一道连接多方的桥梁。

Aurea 坦言,在疫情影响下,很多伙伴也停止了日常供应,令食物捐赠数目下降了八成,但同时间因劳工市场严重受压,失业率上升,求助个案却有增无减。「我们要在很短时间内,想出克服困境的新模式。而其中一项则是提供冻菜包,把食物煮好后抽真空再放进冰箱雪柜,服务使用者就可以一包一包拿回家翻热。」

当日一个即将被遗弃的面包,在这十年间竟可扩展出如此巨大的力量。透过「美心集团剩余面包捐赠计划」,它亦大大超越了其本身价值 。



对厨师来说,每道菜背后执着的不止是味道,还有对地球的承诺,惜食才算识食,所以美心集团举办你真惜食!活动,将惜食实践于日常运营中。

惜食入馔 创意升级再造

“你真惜食!”不只是口号,而是一场发自内心的行动。来自香港及内地的70多位厨师与研发同事,投入超过100小时的训练与创作,为的就是将原本被忽略的食材,化为一道道惊喜之作。他们从处理食材或烹调过程中常见的边角料出发,发挥创意,设计出近50道升级再造食谱,涵盖16类食材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厨艺,更体现对环境的尊重。6月起,部分菜式将正式亮相,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参与惜食行动,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。

剩材升级 美味不浪费

不少高质食材因外观或摆盘需求被切除,这些“边角料”其实与一般餐膳的食材并无差别,仍具食用价值。以下是几位大厨研发、升级再造的好例子,不仅节省成本,更是对食材的尊重与感恩:

  • 面包外皮添口感:烘烤后变得酥脆,加入辣椒酱后能添增香味及口感。
  • 慢煮牛舌头尾:非主流部位经慢煮后口感软腍,配以特制酱汁,适合作为盖饭配料。
  • 蛋卷与蛋糕边角料变挞底:蛋卷碎与蛋糕边角料含有面粉、蛋与黄油,可制成香脆饼底,减少浪费。

边角料与一般餐膳食材并无差别。

蛋卷碎与蛋糕边角料可变成香脆饼底。

将烤香面外皮加入辣椒油能增加口感。

牛舌头尾可慢煮后变软嫩。

减废有道

美心多年来积极通过不同方针,推行减废措施:

  • 源头减废:早在2008年已参与绿领行动举办的“少饭平一元”活动,鼓励顾客按自己需要取食,减少厨余。
  • 食物捐赠:“爱包行动”联同多个慈善团体及食物银行,至今已捐出逾680万个面包予有需要人士。(了解更多 — 关爱故事
  • 厨余回收:美心大埔厂房将厨余送往OPark2及参与环保署“厨余、污泥共厌氧消化”试验计划,250间分店签署成为政府“咪嘥嘢食店计划”( “不浪费食店计划”),其中26间餐厅门店已成为最高级别“钻石级”。
  • 循环创新:推出以剩余面包与咖啡渣酿制的本地手工啤酒BOB,升级再造逾3.9公吨面包及700公斤咖啡渣;推行WeGen再生农业,将餐前厨余转化为酶素,生产无农药农产品;每年回收约30万公升废油制成生物柴油。(了解更多 — 循环经济
跨界合作 培育惜食一代

惜食文化的传承,需要从教育开始。“你真惜食!”活动将于今年5至8月、联同港灯合办“你真惜食!”x 绿得开心计划创意料理大赛,通过亲子、中学、大专及公众四个组别广邀大众参与,创作零厨余料理。入围者将同场竞技,即席烹调创作菜式,赢取高达HK$5,000现金券。获奖的惜食食谱更有机会编入电子食谱,让更多人感受到惜食的力量。这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个让年轻人实践环保理念的舞台。通过创意与实践,让惜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为未来的餐饮业与社区注入绿色动力。

详情请参阅:https://www.allyoucancook.com.hk




美心中央产品部的销售团队制服是由100%再生纤维制成,
每件升级再造了16个塑料瓶,体现美心的专业形象及环保理念。

减塑料同时减少使用新原料

2023年美心中央产品部在中国内地、香港、美加及东南亚等的月饼销售团队,换上醒目的枣红色制服,超过7,000 件制服全部百份百用上了一种名为Repreve 的再生物料,等同升级再造了逾11 万个塑料瓶,希望为大家带来一个绿色快乐中秋。

除了中央产品部,美心集团的不同部门都自2021 年开始逐一加入可持续制服和用品的元素,减塑料之余也降低对新原始材料(Virgin Material)的需求,善用资源,推动循环经济。

Repreve 是以回收塑塑料制成的一种纤维,生产过程较低污染同时减碳排。由于商用制服和用品要经常洗涤以保持卫生,所以耐用度要求极高,质感要柔顺舒适,适合多次穿着。而 Repreve 物料正符合这些要求。

将塑料瓶再生制服带到世界各地

苏鸿基先生(首席营运官-美心产品及快速消费品、西饼及烘焙部(中国内地))指开发可持续制服是全球趋势,与美心价值观一致;使用Repreve 物料能将永续性和创新融为一体,做成的制服舒适又无须熨烫,令同事无论在室外还是室内工作,都可以更醒神,归属感也得以提高。

对苏先生来说,可持续制服不仅只是服装,而是帮到地球,还能让企业形象更鲜明的可持续发展大方向。

可持续制服作为美心对可持续发展承诺的示范,亦可影响经销商和合作伙伴。

美心中央产品部团队怎样看?

好神奇!
不敢相信是用塑料瓶制造!
越南团队同事和公司都支持绿色、减碳,
所以穿上身好自豪!
中国内地团队

制服无须熨烫,
好方便又醒目。
美国团队

穿上身与一般制服分别不大 ,
 原来是环保物料。
香港团队

美心集团其他采用了升级再造物料或 Repreve 物料的例子:
美心MX员工Tee。
东海堂员工围裙。
历山北京楼厨师裤。
COVA桌布。
日式连锁餐饮的义工Tee。

其他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