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廢和捐贈兩樣善舉,如果能精心設計,可以令義工、受惠人士和環境都獲益, 1+1的舉動得到 3個好處。

夥拍綠行俠 升級再造紮染手作

美心致力推廣惜食助人外,亦環環相扣地加入可持續發展元素於社區活動中,推動社會與環境之聯繫與關愛。例如透過減廢工作坊,把升級再造的日用品回饋社會弱勢社群,令參與義工更落力之餘,亦同時為大家啟發更多綠色點子,而受惠人士亦能收獲一份窩心。一個「關愛行動」,不同持份者受惠。

今年 7 月,美心便夥拍環保團體「綠行俠」,舉辦了三場工作坊,推廣咖啡渣升級再造的相關知識予不同社群及伙伴,包括:美心員工、企業夥伴和VTC學生。

在導師的指導下,義工們善用咖啡渣,配合不同的日常小工具,紮染出多變的圖案,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布袋、披肩及小毛巾等。大家透過動手製作,親身體驗到咖啡渣應用在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,改變舊有對廚餘的觀感。

參加者結合咖啡渣和紮染工藝,創作出全新的布袋。
童心飯堂開心FUN享

工作坊參加者之一、怡和集團可持續發展主任陳君樂(Gordon)指,工作坊製成品會送到童心飯堂的小朋友手上,希望他們收到這份「升級再造」禮物後,會用得著及感到開心。

美心集團及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自2013年創立童心飯堂,十年來一直為低收入家庭小學生提供有營飯餐。除了以優惠價 $10 供應超過 23 萬個飯餐外,更由集團註冊營養師設計出一餸一菜一湯飯餐,好讓小朋友吸收均衡營養。其中一位受惠小朋友 Anson(化名)更高興表示:「非常感謝美心送我這個環保袋!我也知道它的顏色是由咖啡渣染出來的,拿回家後媽媽便用來裝東西,很漂亮和實用!」

童心飯堂的小朋友收到禮物後表示非常實用,亦了解到原來廚餘亦可以有第二生命。
怡和集團可持續發展主任陳君樂(Gordon)希望童心飯堂的小朋友喜歡這份升級再造的禮物,同時亦對環保更有認識。
親力親為參與更貼地

「綠行俠」業務發展總監譚沛楹(Peann)表示「這次美心邀請我們舉辦咖啡渣紮染工作坊,不但從旗下星巴克收集咖啡渣作教材之用,同時亦令更多商業夥伴和員工,對如何將環保融入生活,有著更貼地的體驗。」

她指在咖啡渣循環再造的過程中,不再局限變成種植肥料回饋大自然,它更可成為染料,製作布藝品。相信沒有任何事情,比起用自己一雙手,將別人眼中的「垃圾」轉化成日常用品來得更滿足。

綜觀行動雖微小,但透過親身體驗及製作,卻能引發出大家對減廢及環境保育的意識,並將循環經濟之理念推廣至下一代。

互動工作坊,令參加者可以在過程中發揮無限創意,創作出與別不同的作品。


我很開心可以與女兒一起參加今次的義工活動,希望她從小就明白義工活動的意義,也同時感受到社區關懷。

美心集團在上年 12 月一連兩個月推出「關愛大使月」,於寒冬中關懷社區,為有需要人士送上溫暖。

短短兩個月便辦了 16 場義工活動,招募了逾 390 名義工,累積超過1,000 小時之義工時數,逾5200位受惠人士,實在感謝一眾企業夥伴及非牟利機構的支持。從城市社區走到郊野山林,活動特意增添不少「綠色元素」,以行動實踐環境保護。

從生活推動減廢

在一系列「關愛大使月」義工活動中,今年與「綠惜地球」合作新推出「惜山競走 淨山活動」,結集關愛大使的力量,共行走達16.5公里的山徑,並沿途清理垃圾,讓義工們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,學懂愛護及宣揚「無痕山林」的訊息。除此之外,美心集團亦邀請了童心飯堂的受惠兒童跟家人一起參與淨山,共度富意義又愉快的戶外時光。

另一邊廂,集團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「月餅盒升級再造工作坊」,將月餅盒升級再造,化成 100 個滿載賀年食品與祝福的新年全盒,並於農曆新年前夕,透過「尊賢會」贈送予千歲廚房一眾長者,減廢同時,發放更多溫暖。

集合不同伙伴 將力量化成4,000 惜食禮包予基層家庭

適逢聖誕及新春佳節,集團繼續以「惜食助人」為本,捐贈了曲奇及臘腸予樂餉社、膳心連和食德好,並召集關愛大使一同包裝 4,000 個惜食禮包,給予基層家庭及弱勢社群。美心關愛大使 Fanny (洪小姐)便表示,很開心可以與女兒一起參加今次的義工活動,希望她從小就明白義工活動的意義,也同時感受到社區關懷。同場另一位美心關愛大使 Irene(廖小姐)則認為,希望藉著這一點心意幫助到相關弱勢社群:「特別是今天天氣非常寒冷,希望小朋友、老人家及有需要人士收到捐贈食物時,會感到快樂,亦祝願大家都身體健康。」

愛包行動 薪火相傳逾十載

同時亦舉辦大型「愛包行動」及「公益金百萬行」,前者成功召募集團義工與各大企業夥伴一同參與,當中包括金門建築有限公司、置地公司、怡和洋行、怡中航空服務、怡和機器有限公司、怡和迅達集團、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和仁孚行有限公司,讓一個逾十年的計劃能夠得以傳承,繼續加入新血。兩次「愛包日」共收集了近 1,200 個麵包,惠及了新家園協會、民社服務中心和不同食物銀行,減少剩食,與有需要人士共享滋味。

而後者之慈善盛事,則從香港大球場出發,步行十公里至香港仔郊野公園,關愛大使身體力行地支持慈善活動及推廣。美心集團更作出捐贈,以支持公益金發展家庭及兒童福利服務,繼續發揮「惜食助人」的精神,透過生活一點一滴,將關愛持續發展開去。



在疫境中能感受到如常的陪伴和慰問,讓生活重回正軌,才最珍貴。

惜食堂伙伴及資源發展部主管王敏儀Astor(左)、受助人士及義工阿紅(右)。
由第一波到第五波的疫境互助

六年前,阿紅與兩名子女從內地來港,僅靠丈夫微薄收入維持日常開支,難得從深水埗劏房搬到中轉屋,眼見環境逐漸改善之際,卻又因疫情打擊而變得徬徨無助。

 「疫情期間身心壓力都很大,遇上小小事情也緊張得不能入睡,需服用精神科藥物幫助。」阿紅坦言,由於經濟壓力,她把朋友們的聚餐邀約都推卻了,因為連自己那份飯錢都拿不出來。「推了幾次後,朋友們減少主動約我了,自己便更覺孤獨無助。」幸好,經女兒同學媽媽介紹下認識到惜食堂,在解決飽腹基本需要的同時,阿紅更加入了惜食堂義工團隊,看似簡單二三事,便印證出小社區守望相顧,助人自助的美好。

惜食堂於 2011 年成立,自成立起便與美心集團一起減少食物浪費和提供食物援助。惜食堂伙伴及資源發展部主管王敏儀Astor說︰「2020 年疫情第一波爆發,美心主動來電,慰問我們需要些甚麼,並即時捐贈十萬個口罩及共六萬五千張套餐券(總值逾港幣300 萬元)予惜食堂派給長者及基層學童。」

及至第五波初期,染疫人數激增,多了一大班因疫情而失業人士向惜食堂求助,導致飯餐一下子供不應求,這時美心再次向惜食堂損助 100 萬元食物券。「美心這批餐券真如及時雨般,大大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。」

美心集團與尊賢會及鄰舍輔導會合作創辦「虛擬茶樓」,為長者重現茶樓飲茶的滋味。
虛擬茶樓 在無常中保持日常

另一邊廂,疫情亦讓一班長者較少出行。於是一班有心人,包括美心集團、尊賢會及鄰舍輔導會便想出創辦「虛擬茶樓」,把對長者們非常有親切感的「美心皇宮」重現於鄰舍輔導會旗下三家日間護理中心,中心職員搖身一變為點心師傅及伙計,還推著他們熟悉的點心車,奉上懷舊又溫暖的各式點心及香茗,令一班久違了茶樓嘆茶滋味的長者笑逐顏開。一班因疫情而無法如常探訪護理中心的義工,更於「虛擬茶樓」期間透過網絡視像形式,與長者們齊齊跳舞及玩遊戲,衝破疫情的社交隔閡,繼續把關愛滿滿地傳遞。

疫情雖無常,但只要有一顆助人之心,總能找到傳遞關懷的通道。
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