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簡單的麵包,原材料及營養成分的組合卻非常微妙。麵粉、水份、牛油、糖,以至碳水化合物、纖維、礦物質、脂肪、蛋白質,我們理解得越多,就越能夠為顧客帶來更健康的飲食。

保持健康飲食及營養均衡是一門專業學問。單是每天早餐所吃的麵包,由種類研發,原材料選擇、調製手法,以至店鋪經營模式,也一絲不苟地照顧我們日常生活需要。
美心西餅及麵包廠廠長李曼麗 Maria便在這二十年來,與團隊一起負責相關研發計劃。「少鹽少糖當然是發展趨勢,但在製造麵包範疇上,選擇合適的麵粉也是項重要課題。裸麥、燕麥、藜麥、糙米、五穀,是近年最常運用到的原材料。以裸麥來說,它的纖維素和礦物質都比一般麵粉多,而磨麥工序的細緻度,也起著很大影響。磨得越細緻,筋度會越低,這會令到麵包的口感十分堅硬。」
針對亞洲及香港市場口味,Maria 在研發過程中,將外國盛行的 80% 裸麥麵粉比例,調低至 20、30%,再融合小麥面粉及小紅莓,務求在營養價值與色香味上取得最好平衡。

「慢慢地,麵包已佔上很重要的主食位置,以其碳水化合物為基礎,加上不同餡料,既可轉換口味,也可補充到其他營養。最近我們亦響應了政府食物安全中心的『自願減鈉目標』,將方包鹽含量進一步降低。」
展望未來,Maria 認為「現場即製」是一個大趨勢:「各種蔬菜果類,會成為麵包餡料新主流。但在運送過程中,蔬菜容易變壞,同時散發出來的水分,更會影響到麵包質素。所以我們於分店增設了不少烘焙設備,將廠方製成的麵團於現場加工烘烤,而且利用 open-top 設計即時加入蔬菜,不論麵包或餡料均新鮮感滿載,食麵包也可達到健康飲食金字塔 3:2:1 均衡比例。」
Maria 最後強調,均衡飲食應以一星期為單位,每日紀錄吃過甚麼,七天後就能夠計算出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