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餅零售電子化,當然不限於電子禮券、電子宣傳單張、網上商店,以至在店舖內以數碼屏幕取替紙本,還有用平板電腦下單等。

電子化下單為顧客帶來更方便快捷的消費體驗。
更方便快捷的消費體驗

「除了減少浪費紙張、推動源頭減廢,電子化其實亦給顧客帶來更方便快捷的消費體驗,可說是雙贏局面。就以預訂蛋糕為例,以往用 A4 紙表格落單,還要由分店傳真到廠房,現在電子化後,落單後不用一秒,訂單資料便即時傳送到廠房開始製作,效率大大地提升。客人早上十點下單,下午兩點已經可以取貨,這是在過往紙本時代不可能的事。」

美心集團資訊科技總監 Louis Mah 為公司電子化的進程感到興奮,要全面實行電子化,需要考慮的不單單是技術問題︰「我們已制訂好未來電子化的流程和計劃,最初,有些前線同事較喜歡舊有方式,故我們需要更多時間教育和培訓,讓他們適應和改變。」

減少使用紙張,以手機 app 電子優惠券取代。
電子化更顯時尚

熱愛健身、同時亦無法抗拒美食的顧客 Anita,最喜歡到美心西餅及東海堂的門市購買健康又美味的各式烘焙食品。「近來去東海堂都是習慣用平板電腦下單,不再用紙,就算不是網店,在場都是用平板電腦的,已經駕輕就熟了,感覺也更時尚。」

或者是疫情使然,Anita 坦言近兩年多來用手機 app 完成生活上的各項操作,購物消費自是其中之一。「美心及東海堂的手機 app 我最常用的是其會員功能,有時也會用到優惠。透過手機 app 使用電子優惠券是最方便的,以前經常會忘記優惠券放在哪裡,而如果長久放在銀包也不美觀。另外餅咭由於要顧及體面,通常較大張和厚身,難以收納於銀包,若然轉為電子版本就方便得多。」

無論是禮盒、紙券抑或手機應用程式,這通通都只是載體而已,我們應該最在乎的,其實是最後換來捧在你手上的一塊糕餅,以及放到口裡的一份味蕾感動。以環保可續的電子載體取代紙張,你願意一起作出改變嗎?



美心集團及太古地產已連續14年合辦「環保中秋顯愛心」活動,單是2022年便回收了逾3,800個月餅盒。源頭減廢其實早已見於美心產品的研發階段。

美心月餅於2014年已率先使用蔗渣物料製作環保月餅禮盒,2022年則推出選用獲FSC認證之紙張製作而成的月餅盒。
可持續月餅包裝 心思見於細節

減廢的策略第一步應該從生產著手,設計時盡量減廢,生動地解說就像畫個三角形,最闊的三角形底部就是從設計和生產時源頭減廢,至關重要。

美心產品開發團隊把包裝簡化,但保留時尚的感覺,使美心月餅繼續成為華麗的節日送禮佳品。

早於2014年美心月餅已率先使用蔗渣物料製作環保月餅禮盒,盒身的尺寸剛好放滿四個月餅,盒內僅由一個十字型分隔器保護月餅,避免過多包裝。

2022年美心推出特別版「翠林明月」,包裝盒選用獲FSC認證之紙張製作而成,同時採用大豆油墨印刷,使整個包裝盒貫徹綠色元素。

回收到的月餅盒經分類及去除不能回收的包裝後,會由回收商製成原材料。
月餅盒收集點增加至290個

美心集團對回收月餅盒可說不遺餘力,連續14年和太古地產合辦「環保中秋顯愛心」活動,在中秋期間回收月餅盒,今年新增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兩個合作夥伴,成功回收3,800個月餅盒。

回收得來的月餅盒會轉交夥伴綠領行動,將其通通變成原材料,開展它們的第二生命。綠領行動項目經理葉翠雯Man表示:「今年美心牽頭,邀請其他機構一同參與,收集點足足有290個之多。以往收集點主要集中在合作的公司及機構,規範較細。」

回收到的月餅盒經初步分類及去除不能回收的包裝後,紙盒會交予紙類回收商,製成紙漿,分發給不同本地企業,製成其他商品;金屬盒則要先壓碎,再處理成原材料。

美心集團連續14年和太古地產合辦「環保中秋顯愛心」月餅盒回收活動,成功回收3,800個月餅盒。
積極減廢不限月餅 2008年已開始「少飯平一蚊」

綠領行動認為美心在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上,極具前瞻性,減廢的意識並不限於零售產品的包裝。綠領行動和美心早於2008年已開始合作,當年他們發信邀請餐飲集團支持『少飯平一蚊』的減少廚餘活動,「美心很快便答允參與,又同我們開會商討宣傳品方向及教育前線的做法,是最早且積極推動減廢的公司。」

由美心帶頭推出的剩餘麵包捐贈計劃,數年間分享了12,000個麵包到受惠者手上。「美心早着先機,一早邀請綠領行動為其部份餐廳進行廚餘審查,研究如何改善營運流程,以減少產生廚餘,再做合適回收。」



喝一口愛爾淡啤酒,得到「升級」的,不只是剩餘麵包,還有善用科技,減少浪費食物的視野決心。

BOB 集合了可持續性、剩食回收,以及年青初創三大元素。
惜食減廢 升級循環再造

Breer 聯合創辦人 Anushka Purohit童年時目睹仍可食用的麵包遭棄掉,不禁思考:「究竟我們每天浪費了多少食物呢 ?」這顆埋藏於心裡多年的「減廢種子」,終於在 Anushka 就讀科大工程系二年級時得以發芽。她聯同三位志同道合的同學,成立名為 Breer 的手工啤酒初創團隊,把剩餘麵包升級再造。

另一聯合創辦人 Deevansh  Gupta 分享,啤酒和麵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,卻有共通之處:「兩者的成份均含有大麥麥芽、啤酒花和酵母,而啤酒的大麥含量一般為 78%,這可用回收來的麵包部分取代,大幅省掉原材料數量及生產成本。」

「將麵包切成小塊,放入熱水提取大麥,然後與啤酒花混合發酵,就能製成美味可口的啤酒。」解決了技術問題,接著就是如何找到麵包供應。發展開初,團隊只能四出聯絡各區小店,請求他們捐出賣剩麵包。雖然不如想像般順利,但在說服人們的過程中,卻令 Breer 對自己的理念起著更大信心。然而這「打游擊」的方法,始終未能確保剩餘麵包供應持續穩定。

顧客現於美心集團旗下中、西、日菜均可品嚐到 BOB升級再造手工啤。
支持本地初創 品牌發展營銷兼備

2021 年初,一篇關於 Breer 的新聞報導,引起了美心集團的關注。「我們一直在進行著不同範疇的減廢項目,Breer 的升級再造理念,實在與集團的惜食精神非常吻合,便衍生出 Bottle of Bread(BOB)啤酒系列。」美心集團食品採購及供應鏈高級經理 Michael表示,BOB 集合了可持續性、剩食回收,以及年青初創三大元素,這合作亦可展示到,如何將創新產品規摸化,給更多市民認識和享用。

BOB 是一種 5% 酒精濃度的愛爾淡啤酒,而每一瓶啤酒,便含有二十五克由美心集團所供應的無牛奶麵包。Breer 認為,得到美心集團的支援,無疑是一場屬於升級再造的勝利。「兩年來,估計我們已『拯救』 了逾 8,000 公斤剩餘麵包。 」而 Anushka 更因此於 2021 年獲香港美國商會選為「年度傑出青年」。

2021年12月,美心集團每售出一支BOB,就捐出$10予愛心聖誕大行動支持本地年青創業家元項目 (原圖 :2021 Operation Santa Claus )。
善用剩餘再植樹

Michael 最後強調,他們一直秉持著三大理念:首先是惜食減廢;第二是希望透過一些創新項目,改變大眾對剩餘食材再生升級的看法;第三是融入Cheers for a good cause 的理念。2021年12月,美心集團每售出一支BOB,就捐出$10予愛心聖誕大行動;今年8月份起,每售出 6 枝BOB,美心集團會種一棵樹以促進碳截存。

喝一口手工啤酒,得到「升級」的,不只是剩餘麵包,還有善用科技,減少浪費食物的視野決心,以及如何在健康地營運一盤生意同時,能夠多方攜手,履行更多社會責任。


其他相關文章